首页 > 滚动 > > 正文

古时候的一两等于几文 每日视点

2023-04-03 13:25:23 来源:互联网 分享到:


(资料图片)

简要回答

铜钱,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如同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,是经常变化的,不像1块钱等于100分那样明确。古时候的一两约是1000到1500文。

在我国古代贷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,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,尤其是在秦汉之前。那么下面我们来讲讲古时候的一两等于几文。

具体内容

01.铜钱,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如同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,是经常变化的,不像1块钱等于100分那样明确。道光初期,一两白银换钱一吊,也就是一千文;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, 一两白银就可以转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;咸丰至今,银价暴涨,一两白银能够转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。通常情况下,1两白银大概能换到1000~1500文铜钱,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便是1000文。

02.银两指一种以银锭为主要方式的称重贷币,始于两汉,盛于明清,清又见有实,虚银两之分。实银两指具体流通白银,如银锭等,其品相净重各地不同,虚银两则是一种做账贷币,虽有一定含银量,但并无实物,如近代上海的“规元”,天津的“行元”,汉口的“洋例”等。虚银两只用于记账,具体支付时则需折算成钱元,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 废两改元后,银两停用。

03.中国古代货币单位许多,各朝不同,尤其是秦汉之前。这里只探讨三种基本要素:一文制钱(即一枚标准的圆孔铜钱)、一两白银、一两黄金。这些企业尽管各朝各代都不同,但至少唐宋以后相差不多,所以是可以获得相对稳定可信的数据的。

04.铜钱,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的外汇价格一样,是经常变化的,不像1块钱等于100分那样明确。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~11两白银。还有:“道光初期,一两白银换钱一吊,也就是一千文;到了道光二十年大烟 战争的时候, 一两白银就可以转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。咸丰至今,银价暴涨,一两白银竟能够转到制 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。”可知通常情况下,1两白银大概能换到1000~1500文铜钱,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便是1000文。

05.因为金银铜制成的贷币本身是有意义,并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当等于金属的价格,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金属的价格来回答“一两银子究竟是多少钱”的问题。唐代的开元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,10枚重1两,千文重6斤4两;清 顺治年间,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,后又增为一钱四分,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。古代“两”这个单位换算虽有不同但大概都是40克左右,而“斤”则约是700克左右。每枚铜钱均值净重5克。

06.许多历史著作中都根据粮食价格来直接考量贷币关联,尽管独立考虑粮价并不很精确客观,但应该是极为重要的参照。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述:“上大米(石) 九钱五分、中大米(石) 九钱二分六厘、下大米(石) 八钱三分、白面(斤) 九文、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。“也有“据清代 军机处档案记述, 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、大名府、宣化府的粮价,以稻谷、高粱、苞米三种粮食测算,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。”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每日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